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用好兵团精神宝贵财富的重要指示精神,服务党中央文化润疆重大战略部署,兵团精神研究会(以下简称“研究会”)围绕职能定位,在兵团党委宣传部的支持下,10月22日,启动“弘扬宝贵精神赓续红色血脉——兵团精神系列宣讲活动”,组织宣讲团队分赴疆内多所高校,通过解读兵团精神的历史溯源、时代价值、传承实践,引导广大师生传承红色基因、凝聚奋进力量。
本次宣讲团成员均为兵团精神研究领域的“资深专家”,既有深耕理论研究的学者,也有亲历兵团发展的“实践者”,结合高校宣讲需求,由兵团党委党校(行政学院、社会主义学院、中华文化学院)屯垦研究所所长,罗利华教授、屯垦研究所王小平教授、文史教研部讲师王雯君、原教务处处长刘耀霞教授、石河子大学梁红军教授,兵团党委宣传部原副部长刘乐礼6名骨干成员承担宣讲任务,研究会向宣讲员颁发了聘书。
本次宣讲紧扣不同院校师生需求,结合主讲人研究专长,打造“一场一主题”的差异化宣讲矩阵,首批宣讲已在兵团兴新职业技术学院、铁门关职业技术学院、新疆政法学院、图木舒克职业技术学院顺利举行,师生反响热烈。
兵团党委党校罗利华教授走进图木舒克职业技术学院,将兵团历史划分为“初创发展、挫折前行、恢复加强、新时代壮大”四阶段,通过耕地面积从7.73万公顷增至80.86万公顷等数据,展现精神引领下的发展奇迹。
兵团党委党校王小平教授走进兵团兴新职业技术学院,从“伟大奋进时代、新疆特殊环境、党中央战略决策、家国情怀群体”四个维度,解读兵团精神的诞生背景与“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核心内涵。
兵团党委党校刘耀霞教授走进铁门关职业技术学院,结合“伊塔事件”中兵团人“代耕代牧代管”、援建巴基斯坦喀喇昆仑公路牺牲59名烈士等案例,阐释“弘扬兵团精神与履行职责使命”的实践路径。
石河子大学梁红军教授走进新疆政法学院,以西汉屯田、唐代安西都护府屯垦等2000年历史为脉络,对比历代屯垦与当代兵团的传承创新,凸显兵团精神的历史厚度。
创新多元化宣讲形式:采用“集中宣讲+线上直播”形式,满足不同师生需求。集中宣讲以专题讲座形式开展,首场宣讲覆盖现场听众2500人次,线上直播6000人次。宣讲结束后,每场宣讲预留15分钟互动时间,由专家现场解答师生疑问,实现“宣讲+解惑”闭环。
后续宣讲将按照计划在塔里木职业技术学院、昆玉职业技术学院等持续推进,确保兵团精神在校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本次系列宣讲活动是研究会践行职能使命的重要举措,旨在通过高质量理论宣讲,让兵团精神在青年一代中落地生根,引导青年学子从兵团历史中汲取奋斗力量,树立“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志向,为兵团履行“三大功能”、发挥“四大作用”凝聚青春力量。
据悉,研究会已组建涵盖党政领导干部、专家学者、教师、红色展览馆讲解员、基层“草根”讲解员等百余人宣讲团,将传承和弘扬兵团精神和胡杨精神、老兵精神作为核心任务,持续开展兵团精神和胡杨精神、老兵精神相关宣讲活动,推动宣讲常态化、长效化,希望能够不断激励一代又一代兵团人接续奋斗,将兵团精神和胡杨精神、老兵精神转化为兵团广大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精神动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兵团实践、履行新时代兵团职责使命贡献智慧力量。






